中文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鄭州市推進零碳工廠、虛擬電廠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構建零碳園區梯隊培養體系

發布時間:2025-08-20 瀏覽次數:


          近日,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鄭州市落實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的通知。
     
    方案提出:
     
           開展碳排放自動監測系統試點應用,鼓勵電力、水泥等行業企業先行先試。開展監測數據與核算數據對比分析,提高碳排放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比性。落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調控機制,逐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提升報告與核查水平,推動履約企業減少碳排放。參與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推動更大范圍減排。鼓勵綠證綠電交易,促進綠色電力消費。
     
          落實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培育壯大產品碳足跡核算評價及認證機構,鼓勵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產品碳標識認證。加強產品碳足跡核算能力建設,培育專業化人才隊伍,規范產品碳足跡專業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基于碳足跡信息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
     
          依托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和各類特色產業園區,鼓勵符合條件的園區積極創建零碳園區。遴選基礎較好、意愿較強、潛力較大的園區開展示范,聚焦能效水平標桿化、生產過程清潔化、能源供給零碳化、基礎設施綠色化、資源利用循環化、運營管理數智化等方面,以綠色工廠培育為基礎,以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和綠色設計產品培育為支撐,同步推進零碳工廠、超級能效工廠、虛擬電廠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管理服務機構,逐步構建零碳園區梯隊培養體系。
     
    原文如下:
     
     
    鄭州市落實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關于印發河南省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實施方案的通知》(豫政辦〔2025〕12號)安排部署,加快構建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以下簡稱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立健全碳排放規劃計劃、統計核算、目標分解、預算管理及行業碳管控、企業碳管理、項目碳評價、產品碳足跡、園區零碳化、治理數智化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機制,構建系統完備的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十五五”時期,實施以強度控制為主、總量控制為輔的碳排放雙控制度,市級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全面建立并有效運轉,重點行業領域碳排放核算能力持續加強,重點用能和碳排放單位碳排放管理能力顯著提升,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碳排放評價全面開展,碳排放數據能夠有效滿足碳排放管控要求,產品碳足跡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確保2030年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碳達峰后,實施以總量控制為主、強度控制為輔的碳排放雙控制度,圍繞碳中和目標進一步強化碳排放管控措施,落實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和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推動碳排放總量穩中有降。
     
    二、重點任務
    (一)完善碳排放相關規劃制度
    將碳排放指標納入全市和各開發區、區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及年度計劃。“十五五”時期,將碳排放強度降低目標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約束性指標,不再將能耗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有關部署,落實鄭州市關于碳達峰實施的有關要求及各重點領域專項方案,研究制定碳達峰碳中和有關行動方案,細化碳排放目標控制的工作舉措、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跟進落實國家和省級碳排放雙控相關法規制度。(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市資源規劃局、市城建局、市城管局、市住房保障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市園林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落實)
     
    (二)健全區域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
    銜接落實全省碳排放年報、快報制度,對全市碳排放開展統計核算,提高數據時效性和質量。強化各級碳排放統計核算基礎能力,明確基礎數據統計責任,編制市級能源平衡表或簡易能源平衡表,探索開展開發區、區縣(市)碳排放統計核算。加強核算工作基礎支撐,探索應用“電—碳分析模型”、碳排放在線監測系統、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企業能碳管理系統等建立碳排放測算分析模型。有序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工作,編制市級溫室氣體清單。(市統計局、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國網鄭州供電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落實)
     
    (三)建立碳排放目標分解落實制度
    根據省定碳排放雙控目標,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區域和功能定位、產業和能源結構等因素,進一步細化分解碳排放雙控指標,壓實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及重點企業控排責任。探索構建以碳排放雙控目標為主、綠色低碳發展重點任務完成情況為輔的碳排放雙控綜合評價體系,強化評價結果的正向激勵功能。(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市統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落實)
     
    (四)建立碳排放預算管理制度
    “十五五”時期,根據省級下達的碳排放強度降低目標,編制市級碳排放預算并動態調整,科學有序確定碳排放分區域、分行業預算總量及年度預算量。“十六五”時期及以后,綜合考慮發展形勢和工作需要,開展碳排放總量目標下的碳排放預算管理。(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市統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落實)
     
    (五)建立重點行業領域碳排放預警管控機制
    以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工業行業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領域為重點,按照國家劃定的行業領域碳排放核算范圍,依托能源和工業統計、能源活動和工業生產過程碳排放核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綠證交易市場等數據,開展重點行業領域碳排放核算。建立重點行業領域碳排放監測預警機制,加強數據質量管理,探索建立數據共享和聯合監管機制,摸清重點行業領域碳排放底數及減排潛力,常態化開展碳排放形勢分析監測,對碳排放增長較快的行業領域進行預警,并視情采取新上項目從嚴把關、重點用能和碳排放單位從嚴管理等措施。(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城建局、市城管局、市住房保障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統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落實)
     
    (六)完善企業節能降碳管理制度
    跟進落實國家重點用能和碳排放單位節能降碳管理辦法和省級實施辦法,將碳排放管控要求納入現行重點用能單位管理制度,推動重點用能和碳排放單位落實節能降碳管理要求,加強能源和碳排放計量器具配備和檢定校準。開展碳排放自動監測系統試點應用,鼓勵電力、水泥等行業企業先行先試。開展監測數據與核算數據對比分析,提高碳排放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比性。落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調控機制,逐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提升報告與核查水平,推動履約企業減少碳排放。參與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推動更大范圍減排。鼓勵綠證綠電交易,促進綠色電力消費。(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市場監管局、市工信局、市資源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統計局、國網鄭州供電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落實)
     
    (七)建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碳排放評價制度
    將碳排放評價有關要求納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對項目用能和碳排放情況開展綜合評價,將相關審查評價意見作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開工建設、竣工驗收和運營管理的重要依據。將溫室氣體排放管控納入環境影響評價,對建設項目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排放水平進行預測和評價,在電力、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開展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強化減污降碳協同控制。(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落實)
     
    (八)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
    落實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等國家標準,鼓勵相關行業協會、企業、科研單位等參與制定產品碳足跡核算行業標準或團體標準,探索建設細分行業領域產品碳足跡背景數據庫,優先開展出口導向型產品碳足跡核算和標準編制。鼓勵企業參照相關標準和要求開展產品和供應鏈碳足跡評價,推動企業挖掘減碳潛力、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升產品低碳競爭力。落實碳足跡信息披露制度,鼓勵企業以環境氣候信息披露、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或自愿性評價認證等方式,分階段、分步驟發布產品碳足跡核算結果與報告。落實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培育壯大產品碳足跡核算評價及認證機構,鼓勵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產品碳標識認證。加強產品碳足跡核算能力建設,培育專業化人才隊伍,規范產品碳足跡專業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基于碳足跡信息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政府國資委、市委金融辦按職責分工負責,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落實)
     
    (九)建立零碳園區梯隊培養機制
    依托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和各類特色產業園區,鼓勵符合條件的園區積極創建零碳園區。遴選基礎較好、意愿較強、潛力較大的園區開展示范,聚焦能效水平標桿化、生產過程清潔化、能源供給零碳化、基礎設施綠色化、資源利用循環化、運營管理數智化等方面,以綠色工廠培育為基礎,以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和綠色設計產品培育為支撐,同步推進零碳工廠、超級能效工廠、虛擬電廠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管理服務機構,逐步構建零碳園區梯隊培養體系。(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牽頭,市生態環境局、市科技局、市城建局、市城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落實)
     
    (十)建立數字化智能化控碳體系
    聚焦重點排放行業,謀劃建設鄭州市數智化能碳管理平臺,構建碳排放動態核算模型庫、算法庫和因子庫,推進碳排放預算管理、測算分析、行業碳管控、企業碳管理等基礎場景,以及產品碳足跡、碳效碼、碳金融、碳普惠等拓展場景開發,鼓勵企業和園區建設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加快形成政府治碳“一站通”、企業減碳“一網清”、個人低碳“一鍵惠”的碳排放雙控數智化治理體系。(市工信局牽頭,市委智慧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統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落實)
     
    三、組織實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要切實履行統籌協調職責,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健全碳排放雙控工作協調機制,定期研究重大問題,協調推進重點工作任務。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強化責任落實
    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政府要切實扛起責任,認真落實節能和碳排放管理目標責任,加強節能降碳工作監督管理,嚴格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前期手續和事中事后監管。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工作的監測評價和形勢研判,加強政策儲備,健全制度機制。
     
    (三)強化宣傳培訓
    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碳排放雙控制度的宣傳解讀,深化各級領導干部對節能降碳工作的理解和把握。組織開展分階段、多層次的碳排放統計核算和碳排放雙控工作培訓,提升相關工作人員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充分利用全國節能宣傳周、低碳日、生態日等主題活動,組織開展節能降碳主題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文章來源:鄭州市人民政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成人亚洲欧美激情在线电影| 欧美成人片在线观看|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成人午夜电影| 欧美人成人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欧美videosex性欧美成人|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破解版|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www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天天在线天天看成人免费视频|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92tv成人影院|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免费aa在线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免费看|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www.国产成人|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成人在线激情网| 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成人在线免费| 成人在线综合网|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